發布時間:2019-01-10 09:26:46 文章來源:政府辦
1建設項目概況
本項目選址位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工業園區寶清萬里潤達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廠界距離最近居民區280m。
本項目主要建設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生產線,以玉米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主要包括玉米倉儲及凈化裝置、粉碎制漿裝置、燃料乙醇裝置、飼料裝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輔助工程和環保工程等。
本項目擬利用寶清縣及周邊地區玉米為原料,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同時副產DDGS飼料24萬噸。
本項目總投資為98071.46萬元,年運行時數為8000h,總定員230人。
2規劃及產業政策相符性
本項目位于寶清縣化工區,是園區產業布局中的重點項目,符合園區功能定位。項目廠址不在生態保護紅線規劃范圍內,符合相關規劃要求。本項目擬建廠址區域原糧供應充足,基礎設施完備,交通運輸條件優越,廠址選擇合理。
本項目以玉米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等產品,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中的限制類,“糧食轉化乙醇、食用植物油料轉化生物燃料項目”。本項目建設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中“適當擴大東北地區燃料乙醇生產規模,研究布局新的生產基地”的意見,本項目已經通過黑龍江省發改委的核準審批,同意該項目建設。
3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本次環評進行了評價區域內環境空氣、聲環境、地下水環境、土壤環境、地表水環境的監測工作,經統計分析評價結論如下:
(1)本次在撓力河設置的3個監測斷面的各項單項污染指數均小于1,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II類標準限值要求,說明撓力河水環境質量較好。
(2)本次在評價區布設的7個監測點中,鐵、錳均超標,超標原因主要為原生地質原因,其他監測因子均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的Ⅲ類標準限值,高錳酸鹽指數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III類水體標準限值。
(3)根據雙鴨山市2017年環境質量統計數據可知,項目所在區域屬于環境空氣質量不達標區域,區域主要污染因子為PM2.5和PM10。超標的評價指標為:PM10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超標0.11倍;PM2.5年平均,超標0.20倍;PM2.5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超標0.49倍。
項目特征污染物NH3、H2S一次濃度值均滿足《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表1中居住區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要求;非甲烷總烴小時濃度值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要求。
(4)評價區域聲環境現狀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
(5)本項目廠址為萬里潤達廠區內,所在區域自然生態已被人工生態所代替。占地內無古稀樹木和保護樹種,主要以人工栽種植物和花卉等為主。由于人群活動頻繁,樹木、草叢中已無大型哺乳動物,僅有鳥類、鼠類及昆蟲類小型動物。
4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情況
本項目采取了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較為完善的污染治理手段,通過排污節點分析及污染源強核算,本項目各類污染物排放情況如下:
4.1廢氣
(1)有組織廢氣
項目生產裝置產生的有組織廢氣主要有玉米凈化廢氣、玉米粉碎廢氣、發酵車間二氧化碳廢氣、乙醇精餾及脫水產生的不凝尾氣、蒸發單元產生的蒸發廢氣、DDGS加工產生的含塵廢氣、污水站產生的臭氣。
①玉米凈化廢氣
玉米原料在卸料、皮帶輸送、風送、篩分和清理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因此項目擬設置14套旋風+布袋除塵系統(G1-G14),每套除塵系統排風量均為8375m3/h,粉塵產生濃度2000mg/m3,經旋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效率99.5%),排放濃度可控制到10mg/m3以下,總排放量為1.12kg/h,經14個15m高排氣筒排放。
②玉米粉碎廢氣
玉米原料在粉碎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因此項目擬設置2套三層水膜除塵系統,每套除塵系統排風量均為66684m3/h,顆粒物產生濃度2000mg/m3,經旋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效率99.5%),排放濃度控制到10mg/m3以下,總排放量為1.33kg/h,經2個20m高排氣筒排放。
③CO2洗滌塔含氧廢氣
項目發酵工段產生發酵廢氣,氣體主要含CO2,并夾帶了少量乙醇以及微量的酯等其它有機物,帶有輕微的氣味。發酵初期和末期發酵氣中CO2純度較低,不具備回收價值,直接經CO2洗滌塔洗滌(回收發酵氣中的乙醇,去除含異味的雜質)后經15m排氣筒排放。
項目蒸餾采用一級粗餾+二級精餾的方式,設置多級冷凝系統處理,絕大部分乙醇被冷凝回收,但仍有少量未完全冷凝的有機廢氣。不凝尾氣主要成分為乙醇和CO2,經CO2洗滌塔洗滌(回收發酵氣中的乙醇,去含異味的雜質)后經15m排氣筒排放(和發酵初期、末期發酵廢氣共用)。
CO2洗滌塔含氧廢氣中乙醇產生量80t/a(10kg/h),通過洗滌塔凈化(水噴淋洗滌水循環使用,洗滌水含乙醇達到一定濃度后返回成熟醪罐)乙醇去除率90%以上,乙醇排放量約為8t/a(1.0kg/h),洗滌廢氣由15m高排氣筒排放。
④CO2洗滌塔無氧廢氣
項目發酵穩定期,由于酵母的代謝將產生大量的發酵氣體,氣體主要含CO2(95%以上),并夾帶了少量乙醇以及微量的酯等其它有機物,帶有輕微的氣味。乙醇產生量約為144t/a(18kg/h),經水噴淋洗滌系統洗滌后,可回收90%的乙醇,洗滌水循環使用,乙醇達到一定濃度后返回成熟醪罐,不排放。乙醇排放量約為14.4t/a(1.8kg/h),洗滌廢氣由20m高排氣筒排放。
⑤蒸發單元產生的蒸發廢氣
蒸發過程采用四效蒸發,第一效蒸發器采用干燥尾氣加熱,其余蒸發器由前一效產生的二次蒸汽加熱。干燥機廢氣加入第一效蒸發器殼程頂部并流向殼程底部,未冷凝尾氣經過廢氣洗滌器洗滌后排至大氣;冷凝下來的凝液由凝液循環泵打入一效殼程頂部作為廢氣洗滌液以去除廢氣夾帶的固體顆粒和異味氣體,定量采出冷凝液以保持液位穩定,冷凝液直接排入排水管網。尾氣主要成分是水蒸氣,通過車間29m高排氣筒直接排放。
⑥DDGS加工產生的含塵廢氣
本項目在DDGS在破碎、篩分、包裝工序會產生一定量的含塵廢氣,產生濃度為2000mg/m3,采用布袋除塵器凈化,其處理效率可達99.5%,經處理后排放速率為0.18kg/h,排放濃度為10mg/m3,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
⑦污水站產生的臭氣
污水處理站厭氧反應器產生的沼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和二氧化碳,其中甲烷體積50-70%、二氧化碳體積30-50%,經脫硫處理后沼氣中硫化氫含量不大于100mg/m3,產生的沼氣全部由園區熱電聯產鍋爐作為燃料使用。
污水處理站設置異味治理裝置,收集調節池、厭氧反應器事故池、A2/O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儲泥池、集水池、污泥脫水間的異味氣體,將無組織放散的異味氣體通過密閉處理+吸風管道接至生物氧化裝置,利用生物除臭法去除這些池體產生的廢氣,凈化后的氣體通過30m排氣筒高空排放。H2S和NH3的收集率為95%,生物除臭凈化率85%,H2S和NH3的排放速率分別為0.003kg/h和0.07kg/h。
(2)無組織廢氣
①裝置區無組織排放
裝置區發酵罐、粗鎦塔、精餾塔的輸送管道采用負壓操作,設計中優先減少法蘭連接,盡量采用整體法蘭連接。項目酒精廢液先經過預濃縮罐收集后,用水泵輸送至多效蒸發濃縮系統進行處理。以上每個罐體均為密封裝置。成品采用氣力輸送經密閉管道輸入至貯存區。以上過程幾乎無乙醇外排,保守按1/100000考慮,乙醇排放量約3t/a。
②成品罐區有機揮發氣體
a、乙醇儲罐
本項目成品罐區的有組織污染物主要為乙醇,成品罐區共有6個5000m3的乙醇貯罐,貯罐為內浮頂式。貯罐的年總存貯量30萬噸,折合約380000m3/a,單個貯罐的單次存貯量為4250m3,則年周轉次數為15次。乙醇儲罐大小呼吸無組織排放量為0.345kg/h。
b、汽油儲罐
根據《VOC核算辦法》(查里面汽油儲罐系數),本項目添加的變性劑汽油在儲存和裝卸過程中的無組織揮發量為0.64kg/h(系數0.016g/kg)。
③污水處理站惡臭廢氣
根據有組織臭氣核算,擬建項目污水處理站H2S產生量為0.02kg/h,NH3產生量為0.51kg/h。
臭氣采用風機負壓收集(收集率95%),經生物濾池除臭(效率85%)后通過30m排氣筒排放,H2S和NH3無組織排放量分別為0.001kg/h和0.026kg/h。
4.2廢水
本項目廢水經廠內污水站處理后約65%(94.26m3/h)作為中水回用生產,約35%(50.75m3/h)滿足園區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后排入管網,經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排入撓力河。
本項目排放廢水1218m3/d,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排放總量分別為162.4t/a和12.18t/a。經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對撓力河的貢獻量為20.30t/a和2.03t/a。
依據各類廢水水質水量的產生情況,本項目配套建設了一座5000m3/d的污水處理站,采用“厭氧反應器+A2/O+深度處理”工藝進行污水處理。其中:高濃污水(發酵罐沖洗和蒸發冷凝水)先經厭氧反應器處理后,再與低濃污水一起進入A2/O系統處理。
4.3固廢
固體廢物排放總量為13741噸/年,其中一般固廢13720噸/年、危險固廢21噸/年。一般固廢包括:玉米清理系統分離雜質9450噸/年,其中磁選出的鐵質雜質可進行回收利用,其余雜質進入城市垃圾收運系統;精餾及脫水單元廢分子篩240噸/次(12年1次),進入城市垃圾收運系統;污水處理站污泥脫水間脫水污泥3500噸/年,作為有機肥料綜合利用;沼氣脫硫裝置硫磺30噸/年,外售作為硫酸廠等硫磺使用企業的原料;生活垃圾26噸/年,進入城市垃圾收運系統。危險固廢為設備運轉過程中產生廢機油、廢潤滑油和實驗室檢驗廢液,集中在危廢暫存間內儲存,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置處理。
4.4噪聲
本項目主要設備噪聲源為磨粉機、離心機、空壓機、風機、泵類等,設備噪聲值75-90dB(A)。
4.5污染物排放總量
本項目廢氣主要總量控制因子為粉塵、VOC,廢水主要總量控制因子為COD和氨氮。
本項目所產生的各類污染物在經過治理后均可達標排放,廢氣、廢水物污染物總量排放情況為:粉塵21.04t/a、VOC27.40t/a,COD162.4t/a,氨氮12.18t/a。
5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5.1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1)玉米凈化廢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效率99.5%)經15m高排氣筒排放,顆粒物排放濃度和速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標準限值。
(2)玉米粉碎廢氣經三層水膜除塵器處理后(效率99.5%)經20m高排氣筒排放,顆粒物排放濃度和速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標準限值。
(3)項目發酵初期、末期廢氣和蒸餾脫水工段不凝氣經CO2洗滌塔水洗凈化后通過15m排氣筒排放,乙醇凈化后排放濃度小于120mg/m3。
(4)項目發酵穩定期發酵氣(含CO295%以上),經CO2洗滌塔水洗凈化后通過20m排氣筒排放,預留CO2回收系統位置。乙醇凈化后排放濃度小于120mg/m3。
(5)蒸發單元干燥機干燥尾氣經旋風除塵后,進入蒸發單元作為熱源,蒸發排氣經廢氣洗滌器(四效蒸發冷凝液)洗滌后通過29m高排氣筒排放,主要排放水蒸氣。
(6)DDGS加工產生的含塵廢氣采用布袋除塵器凈化(效率99.5%)后通過15m高排氣筒排放,顆粒物排放濃度和速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標準限值。
(7)污水站產生沼氣生物脫硫工藝脫硫后送園區熱電聯產工程作為燃料,其他工序的臭氣負壓收集采用生物濾池除臭后(H2S和NH3收集率90%,去除率85%)通過30m排氣筒排放,H2S和NH3的排放速率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相關標準限值要求。
(8)生產區發酵罐、粗鎦塔、精餾塔的輸送管道采用負壓操作,設計中優先減少法蘭連接,盡量采用整體法蘭連接。項目酒精廢液先經過預濃縮罐收集后,用水泵輸送至多效蒸發濃縮系統進行處理。成品采用氣力輸送經密閉管道輸入至貯存區,最大限度減少乙醇揮發;罐區乙醇罐、汽油罐均采用內浮頂罐減少乙醇和汽油的無組織排放。
5.2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治”原則,排水系統分為生產污水、生活污水、清凈下水、污染雨水和清潔雨水排水系統;在廠內建設一座規模為5000m3/d污水處理站,生產污水、生活污水、污染雨水經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出水水質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配套建設1000m3事故水池,避免廢水超標排放。
5.3固廢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產生的一般固體廢物玉米清理系統分離的鐵質雜質、污水處理站污泥脫水間脫水污泥、沼氣脫硫裝置硫磺進行了綜合利用,其余不能夠綜合利用的進入城市垃圾收運系統;危險固廢全部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處理。本項目固體廢物處置/處理措施,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以及《關于發布〈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等3項國家污染物控制標準修改單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年第36號)中的相關規定。
5.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本項目在平面布置設計中盡量采取合理布局,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主要設備噪聲源均位于廠房內且對不同噪聲源分別采取減振、消聲等降噪處理措施,大型設備不宜進行降噪處理的設置隔聲罩,同時在廠內進行綠化,確保廠界噪聲達標。
5.5地下水染防治措施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廠區進行了分區防滲處理。其中危廢暫存間為“重點防滲區”,符合GB18598-2001要求,防滲層滲透系數≤10-10cm/s;燃料乙醇裝置精餾及脫水單元、成品罐區、汽車/火車裝卸區、污水處理站、初期雨水池和事故池為“一般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工程防滲的設計標準應符合等效粘土防滲層Mb≥1.5m、K≤1.0×10-7cm/s要求。其他區域不用采取特殊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進行一般地面硬化。本項目地下水環境保護以地面防滲主動性控制措施為主要手段,同時布設了3個地下水日常監測孔進行地下水水質的監控。
6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6.1廢氣
(1)本項目主要污染物為PM10、乙醇、NMHC、H2S和NH3,通過AERSCREEN模型預測結果可以,項目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濃度占標率均低于10%,對環境空氣影響甚微。
(2)本項目針對發酵、烘干工序采取了有效的異味防治措施(異味氣體有效收集后經堿洗后通過排氣筒高空排放),因此項目運行過程中酒精及飼料烘干氣味對周邊環境空氣和敏感點的影響較小。
(3)本項目污水站、精餾回收裝置區和罐區的環境防護距離分別為100m、100m和50m,環境防護距離范圍內無敏感保護目標。環境防護距離內禁止布局學校、醫院、居民點等敏感目標。
因此,從環境空氣角度,本項目在擬建廠址建設是可行的。
6.2廢水
本項目排放廢水1218m3/d,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排放總量分別為162.4t/a和12.18t/a。經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對撓力河的貢獻量為20.30t/a和2.03t/a,項目廢水排放對地表水環境影響很小。
6.3地下水
污染物在潛水層以水平擴散為主,地下水流速緩慢;在非正常工況下,污水調節池年久失修導致防滲系數下降一個數量級,100d污染物COD超標擴散距離為28m,1000d污染物COD超標擴散距離為120m;100d污染物氨氮超標擴散距離為28m,1000d污染物氨氮超標擴散距離為104m。區域地下水流向為自西南向東北,污水站位于廠區南部,地下水超標范圍未超出廠界外,且污水站北側配套有地下水跟蹤監測井,可及時發現滲漏,因此項目建設對區域地下水環境影響較小。
6.4噪聲
本項目投產后廠界噪聲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聲環境功能區噪聲排放限值,項目建設對周圍聲環境影響較小。
6.5固廢
本項目固體廢物的處置處理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杜絕了二次污染的產生,對周圍環境影響很小。
7環境風險評價結論
(1)重大危險源辨識
根據本項目物質及生產系統危險性分析,本項目重大危險源集中在儲存系統,其中不合格乙醇罐、變性燃料乙醇罐、變性劑(汽油)儲罐的容積及儲存量較大,構成了重大危險源。乙醇、汽油均為低閃點易燃液體,泄漏后遇火源容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等。
(2)最大可信事故及預測結果
本項目主要風險物質為乙醇毒性較小,事故狀態下,就污染程度和時間而言,大氣穩定度為E情況下,對環境的影響較為嚴重,持續時間較長,影響的區域廣,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范圍最遠為1.7km左右。預測結果表明,乙醇儲罐發生泄漏事故時,不會產生半致死區域和IDHL區域。
變性燃料乙醇產品罐儲存量最大,構成重大危險源,是本項目主要的環境風險事故源,泄漏后遇火源容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等。根據乙醇性質,主要考慮其引發的水環境風險。經計算分析,本項目配套建設的10000m3事故池能夠滿足本項目事故污水的儲存要求。發生事故時及時反應,能夠保證事故污水儲存在事故池中再限流進入廠內自建的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入園區排水管網。
(3)風險事故消防水應急調儲能力
本項目采用三級廢水防控措施來應對泄漏、火災、爆炸等事故狀態下的消防污水和物料的外泄。即:在罐區周圍設圍堰、汽車火車裝卸區周圍設集水溝、生產車間交通入口和檢修通道設梯形緩坡,清潔雨水總排口設置雨污切換閥門和引入事故池的管線;設有500m3污染雨水收集池和1000m3污水站事故水池;建立10000m3事故池,并與自建的污水處理站相連接。以上措施能夠將可能直接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或地表水體的污染物限流送入廠區內自建的污水處理站,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外泄的可能性。本項目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礎上,還應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例如圍油欄、活性炭、吸油棉等,能夠更加穩妥和應對污染物一旦進入水體時對污染物的控制、消減和回收。
(4)環境風險評價總結論
本項目在確保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落實的基礎上,在加強風險管理和不發生大于本報告設定的最大可信事故的條件下,環境風險可控,工程選址和建設從環境風險的角度考慮是可以接受的。
8環境影響可行性結論
黑龍江省萬里潤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建設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中“適當擴大東北地區燃料乙醇生產規模,研究布局新的生產基地”的意見,本項目選址位于寶清縣化工區,與各級相關規劃區劃相容,廠址選擇合理;項目擬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擬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有效,實施后可以使自身產生的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滿足相關標準和法規要求。在認真落實各項管理、監控、污染防治和應急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可行。
詳情鏈接:http://www.hlbaoqing.gov.cn/news/2019-01/1255152.html